略论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推广应用
——关于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教师教学方法研讨培训”心得体会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工商系 舒科)
[摘要] 教师教学方法研讨培训班是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继续深入推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三大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针对教学研讨班的相关研讨内容,结合笔者实际课堂教学中的感受与体会,就问题导向、课堂互动、讨论教学、以赛促课等内容进行思考与探索,力求使相关问题得以践行,为应用型大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提升作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 教学方法 以赛促课 项目驱动 案例教学
教师教学方法研讨培训班是我院继续深入推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三大改革,为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建立适应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师资队伍的重要举措。在为期三天的培训中国,我们系统接受了包括问题导向法、海量平台法、项目驱动法、以赛促课法、案例教学法和模拟仿真法的培训,授课教师选择恰当的授课内容,让我们对各种教学方法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现将个人的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如何实现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转变,如何更好在课堂中贯穿问题导向方法的使用
在问题导向法中,周密老师系统讲授了以问题为导向,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其中,其所提到的现代教学中,所如何运用问题导向法的介绍使人印象深刻。在现代教学中,我们将实现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的转变、“填鸭式教学”向“自主与合作学习”转变,启示我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要关注学生“学多少”,能够如何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达此目的,我也将在课堂教学中,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借助问题的恰当设置和运用,使学生能够做到“有效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同时,在问题导向方法的运用中,做到对问题的恰当设置,并利用问题衍生出新的知识,鼓励学生探索学习。在小组设置上,将改变我过去让同学自行分组的方法,实现老师分组主导,这样更有利于团队活动的开展。在小组准备上,强调同学事前预习准备,延伸课堂的延展度,增强同学的自主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在小组评价中,增加同学互评环节,形成“教室点评”、“学生自评”、“相互评价”和“小组点评”的复合立体评价模式,实现整个课程的“全员参与”和“全过程参与”。
二、在课程讲授中,增强教师与学生的多边互动,提升同学的课题参与度
在此次培训之前,自己在课题教学中,也注重与学生的课题互动,但经过系统培训后,发现自己忽略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在课题设计中,让学生提前查阅相关资料的布置不够,导致学生在有时缺乏必要的准备,使其在配合程度上显得较为不足;二是在互动过程中,以前自己更多时候还是将自己定位为指导者,而没有考虑到此次学习中所提及的“监督者”和“管理者”的定位,这也将是我在今后教学活动中,所需要改进的方面。
三、将讨论式教学放入项目驱动法中,增强同学应用能力提升,全面增强其社会竞争能力与适应能力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多次尝试将部分项目注入课堂教学之中,比如在“旅游开发与资源规划”课程中,带领同学去往不同类型的旅游地,事前拟定相关的项目,让同学进行针对性的策划与设计。在经过此次的专项培训后,我觉得有几点对自身启发很大:
一是在项目驱动法的原则方面,需要坚持应用价值原则,在项目的安排上,一定要具有实际的应用意义,精心设计恰当的主题,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并且要与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衔接,并且注意问题的幅度与弹性。
二是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行克服困难,而不是学生一有问题就立即告诉他答案,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寻找合适的答案,掌握相应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同时,对学生的执行过程做好监督与控制,对不足的方面即使予以修正。
三是在项目完成的时候,要进行“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指标的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及时”、“正确”和“适当”的表扬,借助榜样的作用,使得强者更强,其它同学也能更好地向优秀的同学学习。
四、在课堂的教学中,紧密与相关的比赛相结合,并作好前期的准备和后期的反馈
自己曾经在“民俗学概论”的课堂教学中,尝试性地将学生的平时作业与当时的“四川省大学生旅游产品设计大赛”结合起来,帮助多位学生获得金、银、铜奖,也为我们锦城学院争取了“最佳组织奖”。但事后,特别是在这次以赛促课教学法培训后,自己觉得在此类教学设计上,尚有值得提升的地方。
一是在事前的准备方面,因为高级别的赛事往往对参赛作品的质量要求比较高,因此在课程设计之初,就需要将与其相关的技能、理念和方法进行培训,使学生有消化、吸收和准备的时间,从而促进其准备作品的整体质量,并真正以此实现对课堂教学的促进。
二是在此类赛事的进程中,团队的设计非常重要,作为老师应该对团队的设计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调整意见,而不能完全放任同学去组织团队,这样可以使整体达到最优的效果。
三是在以赛促课的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在平时授课的同时,做到让部分同学的定期反。芄患笆毙拚蛘哂呕浞桨,并且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贯穿比赛的相关设计内容,使同学能够将所学的内容及时应用于比赛之中。
四是在课程的考核上,将同学的比赛成绩应该与最终期末的平时成绩挂钩,设立相应的加分“联动”机制,为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加上相应的平时成绩,以此促进整体的提升。
五、在课堂案例教学中,对案例做到适度的典型化处理,并带领同学以主观的、当事人的角度进行分析
在之前课程的案例教学过程中,自己多是对案例的选取和包装,尚未能做到很好的典型化处理,此次的案例教学法讲授过程中,池老师所讲到的典型化处理以及带领同学以主观的、当事人的角度进行判断和思考,让自己印象深刻。确实作为案例的设计来讲,其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同学能够从案例中,汲取与课程核心内容相关的思想,帮助其更好地明确方法和内涵。因此,经过典型化的处理后,会使案例更加贴近课堂的教学实际,并且结合“真实可信”、“客观生动”和“多样化”的原则,会使整个案例与知识具有更高的“贴合度”,并且也更能被同学所接受和认可。
同时,池老师所展示的反驳式案例教学,也是我认为可以在课堂上推广的教学形式之一,让一组作为观点的提出方,其它组成员进行反驳,这样可以使双反乃至多方在激烈交锋中,提升对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进而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的。
总体来讲,此次我院组织的六次教学法培训,让我不仅系统地学习了各类教学方法的理念、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与自己日常教学进行比对梳理,并不断思考优化,为日后教学工作更好开展产生极大的启示作用,促进自己更好地为学生传道、授业与解惑。